陶朱街道文明乡风馨香扑面-凯发备用官网

聚焦
陶朱街道文明乡风馨香扑面
来源:诸暨网  撰稿|融媒体记者 斯海燕 通讯员 陈燕飞 刘瑞安   时间:2021-01-14  编辑:骆依婷
  611户村民向关爱基金捐款54.3万元,爱心基金总额突破600万元

  元旦前夕,陶朱街道联合村好事连连,三对新婚夫妇迎来了三场喜事——朱家张家儿子结婚了,黄家嫁女儿。“菜要多一点,要摆上好烟好酒……”面对一些亲朋好友提出的要求,三家却行动一致,坚决按照《村规民约》的有关规定办喜事。

  喜事新办,简朴而隆重;丧事简办,提倡村民“厚养薄葬”,禁止大操大办。为巩固之前的工作成果,把移风易俗的工作推向深入,眼下,陶朱街道结合防疫抗疫工作部署,要求各村继续严格执行《“推动移风易俗 促进乡风文明”行动实施方案》,各村的红白理事会纷纷行动起来,提高移风易俗普及率、参与率、覆盖率,提倡节俭过节,节俭办事,严禁铺张浪费行为。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陶朱街道共有611户人家响应移风易俗,向村级爱心基金捐款543945元,加上乡贤、村民的捐款,爱心基金总额更是突破了600万元。涓涓细流汇成汪洋大海,大海又在无声中滋养、回馈万家。村级爱心基金的款项多被用于慰问困难老人、低保户等弱势群体,共有5980人受益。

  组织者说>>> 陶朱街道党工委委员周春蕾

  好家风“薪火相传”滋润陶朱大地

  现在,陶朱街道各村基本形成了良性循环,都有“不甘人后”的标杆意识,做得好的有动力,做得不好的有压力。经过两年移风易俗工作的实施,群众基本树立了正确的婚丧嫁娶观和“百善孝为先”的理念。各村佳话频传,老人带头移风易俗,言传身教,作出了榜样;子女树立了勤俭节约、文明环保的办事风气,形成了良好的家风。好家风“薪火相传”,营造了良好的社会风气。

  各村建立了关爱互助基金以后,都能够对群众发生的困难及时救助,有些村还开展一些经常性的救助活动。桩桩件件鲜活的事例发生在群众身边,这让广大群众真正认识到,移风易俗、爱心捐助是老百姓自己的事,是一项不分先后、不论多少的爱心事业、文明事业。

  重感情、轻物质,办文明事、做文明人,是新时代陶朱精神在日常生活中的生动实践。爱在继续,文明没有终点,移风易俗作为陶朱街道一项持续性常态化工作,永远在路上。

  捐款代表>>>唐山村耄耋老人王松彬、杨粉球

  “子女热衷公益是最大的孝顺”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2020年11月17日,唐山村84岁的王松彬和78岁的杨粉球老俩口膝下子孙环绕,三个子女组成的大家庭围坐在老俩口的周围,《生日快乐歌》《祝你平安》……你方唱罢,我又登场,其乐融融。老人听着歌,吃着蛋糕,在家人的祝福中迎来了一场难忘的“钻石婚”庆典。

  作为地地道道的农民,王松彬、杨粉球老俩口相濡以沫,患难与共,携手走过了60年的风风雨雨。令人欣慰的是,三个子女都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且非常孝顺。“父母辛苦劳碌了一辈子,非常不容易,相守60年的婚姻弥足珍贵。我们兄妹仨就想给父母办个体面的‘钻石婚’庆典,所以准备了2万元钱给老人办酒席。”大女儿王文英说。结果却遭到老人的拒绝,开始以为是老人心疼钱,后来才明白老人的一片苦心——响应移风易俗的风尚,将子女们孝顺的2万元钱捐给村里的爱心基金。

  母亲杨粉球说:“子女热衷公益是最大的孝顺。现在条件好了,大家都不愁吃不愁喝的。今年又是防疫之年,这酒办起来,浪费、安全不说,亲朋好友又会包红包随礼,太铺张了。还不如把钱捐给村级关爱基金,可以帮助穷困病急的人。以后咱们家立个规矩,你们以后都要这样做。”

  母亲的一番话记在了儿女们的心里。王文英说:“其实对于爸妈的这项决定,我们一点也不意外。他们平时就是‘热心肠’,自己种的菜东家送西家送,2020年疫情期间还特意让我们从国外购买了800多只口罩捐给村里。”老一辈的善良与无私也影响着下一代,形成了乐于助人、乐善好施的家风。据王文英介绍说,她从2014年开始就与家境困难的学生结对,资助他们学费,现在已有4个孩子大学毕业了,还有2个在上学。“我记不清共捐了多少,我弟弟、妹妹一个在杭州、一个在泰国,也资助了不少学生。”

  受益代表>>>五蓬新村村民石焕根、城山社区居民张奋强

  “关爱基金帮我们解决燃眉之急”

  2020年8月中旬的一个深夜,一声声“救火呀!快来救火呀”的惊叫声,划破了陶朱街道五蓬新村沉寂的夜晚。原来,村民石焕根家的楼房起火了。由于天气干燥,事发突然,当人们赶到现场时,石焕根的二间半房屋已被大火吞没,屋内粮食、家具、衣服等化为灰烬。老人已78岁,本来生活就十分拮据,一场大火更是让他雪上加霜。

  山重水复疑无路,大火无情人有情。灾情发生后,五蓬新村两委会立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帮助老人解决吃住问题,渡过难关。村里决定部分利用村级关爱基金,再发动干部群众捐款。不到3天时间,村干部便把2万多元钱送到石焕根手里。在村里的帮助下,老人利用这笔钱,修葺了一间老旧房子,添置了生活必需品,重新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社区的关爱基金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信心。”城山社区居民张奋强(化名)86岁的爷爷介绍,孙子张奋强(化名)的父母均已去世,张奋强还有一位智力有障碍的姐姐。孙子的学习费用和孙子孙女的生活费用仅靠爷爷的一点退休费显然是捉襟见肘。眼看着孩子的学习难以为继,5000元村级关爱基金解了孩子们的燃眉之急。城山社区相关负责人说,对于像张奋强这样的困难家庭,社区将给予重点关爱,继续引导爱心人士奉献爱心,尽最大努力帮助他完成学业,走出困境。据了解,城山社区共有68位爱心人士向社区爱心基金会捐赠爱心款2.33万元,社区实行专款专用,已向11户困难家庭发放爱心款。

  群众代表>>>西湖村党总支书记陈江

  村民尝到“甜头”后激发捐助热情

  “我们西湖村每家办红白喜事都在家宴中心登记、举办,酒席数量有控制,喜事和白事的每桌菜金分别控制在1000元和800元以内。”“不上高档酒,香烟费用每桌不超过150元。”两年来,村里为“红白喜事”操办制订的“硬杠杠”从未被逾越。

  “这项工作从一开始需要发动党员干部带头,到现在村民自觉自愿执行,变化太大了。”西湖村党总支书记陈江介绍,截至目前村级关爱基金已达16.5万元,仅就有7万余元。笔笔都是爱。陈江介绍了在2020年7月发生的令人动容的一幕:村里在跨湖村文化礼堂举办一场移风易俗、发动捐款的义演活动,村民们你50元、我100元……共有100名村民自发参与,当场捐款高达4万多元。村里将关爱基金专款专用,把贫困户、重病卧床者、孤寡老人、孤儿作为重点对象,形成定期看望制度。重阳节、春节及寒潮来临时都会看望慰问重点困难户。两年来,已支付关爱基金4.175万元,看望慰问老人84名。

  如今,西湖村群众都达成共识:村级关爱基金就是自己帮自己,是群众自己的事。基金用得越好,群众的捐款积极性就越高。现在,村干部、企业老板和普通村民都加入到捐赠队伍中来,营造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浓厚氛围。

  



凯发备用官网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凯发备用官网的联系方式    
  浙新办[1999]19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5-89095158  诸暨市融媒体中心凯发备用官网的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涉未成年人内容投诉、举报电话:0575-89095170
网站地图